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 ?。┑目茖W。

  A.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

  B.行為和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

  C.生理與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

  D.行為活動的規(guī)律

  2.青少年期一般指(  )歲。

  A.6~12

  B.11~18

  C.6~18

  D.10~20

  3.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zhì)在于(  )。

  A.構造一種完形

  B.主動地形成認知結(jié)構

  C.形成刺激與反應間的聯(lián)結(jié)

  D.對環(huán)境條件的認知

  4.下列不屬于意義學習的條件的一項是( ?。?/p>

  A.材料本身必須具有邏輯意義

  B.學習者認知結(jié)構必須具有能夠同化新知識的適當?shù)恼J知結(jié)構

  C.學習者必須具有積極主動地將新知識與認知結(jié)構中的適當知識加以聯(lián)系的傾向性,并使兩者相互作用

  D.學習材料要高于學習者的能力范圍

  5.個體的成就動機中含有兩種成分:追求成功的傾向和( ?。?/p>

  A.追求利益的傾向

  B.避免失敗的傾向

  C.回避困難的傾向

  D.追求刺激的傾向

  6.( ?。┻w移指將原有認知經(jīng)驗應用于新情境中時,需調(diào)整原有的經(jīng)驗或?qū)π屡f經(jīng)驗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能包容新舊經(jīng)驗的更高一級的認知結(jié)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

  A.順應性

  B.同化性

  C.重組性

  D.具體

  7.根據(jù)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復雜程度,知識學習可以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 ?。?。A.公式學習

  B.命題學習

  C.原理學習

  D.推理學習

  8.體育方面的球類、體操、田徑屬于(  )。

  A.識記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認知技能

  9.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 ?。?/p>

  A.復雜方案

  B.學習計劃

  C.可行方案

  D.思維程序

  10.某學生智商為100表示( ?。?/p>

  A.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較高智力

  D.非凡智力

  11.從眾行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為參照

  B.省力

  C.服從

  D.強迫

  12.正確的健康概念應指( ?。?。

  A.沒有疾病

  B.身體壯實

  C.不但軀體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質(zhì)高

  13.( ?。┦亲罡咚降恼J知學習結(jié)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學習內(nèi)容。

  A.知識

  B.應用

  C.評價目標

  D.綜合目標

  14.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教學和評價的有效進行,具有( ?。?/p>

  A.維持動機作用

  B.促進和維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養(yǎng)紀律功能

  15.教學評價的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yǎng)方案( ?。?。

  A.做出分析

  B.做出判斷

  C.進行評估

  D.做出決策

  16.在教師的人格中有兩種重要特征對教學有顯著影響:一是富于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二是( ?。?。

  A.說到做到

  B.敬業(yè)精神

  C.熱心和同情心

  D.重義氣講交情

  17.提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A.維果茨基

  B.布魯納

  C.加涅

  D.桑代克

  18.根據(jù)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 ?。?/p>

  A.社會動機與個人動機

  B.工作動機與提高動機

  C.高尚動機與低級動機

  D.交往動機與榮譽動機

  19.根據(jù)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nèi)在心理機制的不同而進行劃分,遷移可分為(  )。

  A.正遷移和負遷移

  B.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C.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D.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與重組性遷移

  20.( ?。┘床僮髡咦陨硪酝獾娜撕褪陆o予的反饋,有時也稱結(jié)果知識。

  A.內(nèi)部反饋

  B.外部反饋

  C.動覺反饋

  D.過程反饋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以下關于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模式描述正確的是(  )。

  A.它包括五種因素三種過程

  B.五種因素共同影響了三種過程

  C.三種過程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

  D.教學過程要以學習過程為基礎

  E.評價/反思過程會促進學習和教學過程

  2.心理發(fā)展的不平衡性體現(xiàn)在(  )。

  A.個體不同系統(tǒng)在發(fā)展速度上的不同

  B.個體不同系統(tǒng)在發(fā)展的起止時間上的不同

  C.個體不同系統(tǒng)在到達成熟時期上的不同

  D.個體不同系統(tǒng)在發(fā)展優(yōu)勢領域的不同

  E.同一機能特性在發(fā)展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fā)展速率

  3.學習的定義說明(  )。

  A.學習是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

  B.學習引起的變化是持久的

  C.學習引起的變化是短暫的

  D.學習是由反復經(jīng)驗引起的

  E.學習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結(jié)果

  4.正強化的方法包括( ?。?。

  A.獎金

  B.對成績的認可

  C.表揚

  D.改善工作條件和人際關系

  E.給予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5.數(shù)學學習中由數(shù)字運算到字母運算的轉(zhuǎn)化,屬于( ?。?/p>

  A.自上而下的遷移

  B.自下而上的遷移

  C.正遷移

  D.負遷移

  E.水平遷移

  6.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三種直觀方式,即( ?。?。

  A.感性直觀

  B.實物直觀

  C.本質(zhì)直觀

  D.模象直觀

  E.言語直觀

  7.下列技能屬于心智技能的是( ?。?。

  A.運動技能

  B.閱讀技能

  C.運算技能

  D.記憶技能

  8.學習策略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描述?(  )

  A.學習策略是學習方法或技能

  B.學習策略是學習的調(diào)節(jié)和控制技能

  C.學習策略是內(nèi)隱的學習規(guī)則系統(tǒng)

  D.學習策略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的調(diào)節(jié)控制的統(tǒng)一體

  E.學習策略是元認知

  9.問題解決的基本特征有( ?。?。

  A.結(jié)構性

  B.目的性

  C.認知性

  D.序列性

  E.創(chuàng)造性

  10.影響個體從眾的因素主要有( ?。?/p>

  A.群體個數(shù)

  B.群體凝聚力和群體吸引力

  C.成員在群體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點

  E.群體的性別比例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194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健康應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涵義中增加了__________的健康。

  2.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領會、__________、__________、綜合和評價等六個層次。

  3.細目表的形式是__________,一般用縱欄表示__________,橫欄表示課程的內(nèi)容或范圍。

  4.教師角色形成的過程有三個階段:角色認知階段、__________階段和__________階段。

  5.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范疇是圍繞__________相互作用過程展開的。

  6.__________是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第二個飛躍期。

  7.__________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tài),它又稱學習驅(qū)力。

  8.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者心理發(fā)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稱之為__________。

  9.根據(jù)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結(jié)構的關系,知識的學習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并列結(jié)合學習。

  10.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__________。

  四、名詞解釋 (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心理發(fā)展

  2.教學內(nèi)容

  3.動機

  4.知識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簡述技能的基本特征。

  2.在學習時間管理中怎樣高效利用最佳時間。

  3.簡述高創(chuàng)造性者的個性特征。

  4.簡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5.簡述教師的正確學生觀的主要內(nèi)容。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1.如何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

  2.簡述成敗歸因理論。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

  【解析】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

  2.B

  【解析】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歲~l4、15歲)和青年初期(14、15歲~l7、18歲)。

  3.B

  【解析】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zhì)是主動的形成

  認知結(jié)構。

  4.D

  【解析】A屬于意義學習的客觀條件,B、C屬于意義學習的主觀條件。

  5.B

  【解析】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分為追求成功的動機和避免失敗的動機。

  6.B

  【解析】題干為同化性遷移的定義。

  7.B

  【解析】根據(jù)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復雜程度,可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8.C

  【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

  9.A

  【解析】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

  10.B

  【解析】智商100表示中等智力。

  11.A

  【解析】從眾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一般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人們往往相信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是正確的,即以他人行為為行為參照;二是為了避免他人的非議或排斥。

  12.C

  【解析】我們將健康歸結(jié)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內(nèi)容。

  13.C

  【解析】認知目標有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評價目標是最高水平認知學習的結(jié)果。

  14.B

  【解析】根據(jù)課堂管理的概念,選B。

  15.D

  【解析】教學評價的目標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yǎng)方案做出決策。

  16.C

  【解析】教師的熱心和同情心也對教學效果有顯著影響。

  17.A

  【解析】略。

  18.C

  【解析】根據(jù)社會意義,可分為高級和低級。

  19.D

  【解析】略。

  20.B

  【解析】內(nèi)部反饋是操作者自身提供的感受反饋,外部反饋是自身以外的反饋。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E

  【解析】略。

  2.ABCE

  【解析】心理的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見心理發(fā)展特征的論述。

  3.ABD

  【解析】生理成熟和短暫的變化不屬于學習。

  4.ABCDE

  【解析】略。

  5.BC

  【解析】數(shù)字運算對字母運算的影響是積極的,因此是正遷移;數(shù)字運算是下位的、較低層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遷移。

  6.BDE

  【解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三種直觀方式,即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

  7.BCD

  【解析】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是操作技能;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是心智技能,所以A項屬于操作技能。

  8.ABCD

  【解析】元認知策略是學習策略的一種,所以E選項錯誤。

  9.BCD

  【解析】問題解決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認知性、序列性。

  10.ABCDE

  【解析】群體的特點與個體的特點對個體從眾都有影響。

  三、填空題

  1.道德

  2.應用、分析

  3.兩維表、學習結(jié)果

  4.角色認同、角色信念

  5.學與教

  6.青春期

  7.學習需要

  8.遷移

  9.下位學習、上位學習

  10.活動方式

  四、名詞解釋

  1.心理發(fā)展: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fā)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2.教學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是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現(xiàn)為課程標準、教材和課程。

  3.動機:所謂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nèi)在心理過程或內(nèi)部動力。

  4.知識:個體通過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

  五、簡答題

  1.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它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點:

  第一,技能是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為。

  第二,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是由一系列動作及其執(zhí)行方式構成的,屬于動作經(jīng)驗,不同屬于認知經(jīng)驗的知識。第三,技能中的各動作要素及其執(zhí)行順序要體現(xiàn)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動作。

  2.首先,要根據(jù)自己的生物鐘安排學習活動;其次,要根據(jù)一周內(nèi)學習效率的變化安排學習活動;再次,要根據(jù)一天內(nèi)學習效率的變化來安排學習活動;最后,要根據(jù)自己的工作曲線安排學習活動。

  3.高創(chuàng)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個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負和強烈的動機;

  (3)能夠容忍模糊與錯誤;

  (4)喜歡幻想;

  (5)具有強烈的好奇心;

  (6)具有獨立性。

  4.(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促進其人格健全發(fā)展的需要;

  (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5.正確的學生觀是指對學生有一個科學而客觀的看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正確認識學生的向師性和獨立性。既要珍惜學生的向師性,又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建立教學相長、尊師愛生的師生關系。

  (2)正確認識學生的能動性和可塑性。既不能忽略學生內(nèi)心的感受和積極探索的欲望,也不能忽略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這是激勵學生成長進步的根本動力,是教師留給學生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教師正確的學生觀的核心內(nèi)容。

  (3)正確認識學生的個別差異和發(fā)展?jié)摿?。要?cè)重于從因材施教的角度看待個別差異,從提高基本素質(zhì)的角度為學生創(chuàng)造全面發(fā)展的機會,這是教師樹立正確學生觀的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可以利用感知的基本規(guī)律,采用如下途徑提高知識直觀的效果:

  (1)靈活選用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一般而言,模象直觀的教學效果優(yōu)于實物直觀。但是,這一結(jié)論只限于知識的初級學習階段。在具體的教學中,先進行模象直觀,在獲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進行實物直觀,比一開始就進行實物直觀的學習效果要好。

  (2) 加強詞與形象的配合。為了增強直觀的效果,必須加強詞與形象的結(jié)合。在形象直觀過程中,首先,要加強言語的指導,明確觀察目標,提示合理的觀察程序;其 次,形象的直觀結(jié)果應以確切的語詞加以表述,以檢驗直觀效果并使對象的各組成要素進行分化;再次,應依據(jù)教學任務,選擇合理的詞語與形象的結(jié)合方式,采用 何種方式應視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而定。

  (3)運用感知規(guī)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要想在直觀過程中獲得有關的知識,必須注意和觀察直觀對象。而要有效地觀察直觀對象,必須運用感知規(guī)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

  (4)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是知覺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計劃、主動的知覺過程。觀察是一切知識的門戶,一切科學實驗、科學的新發(fā)現(xiàn)、新規(guī)律都是建立在周 密、精確、系統(tǒng)的觀察基礎之上的。觀察力是智力結(jié)構的一個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5)讓學生充分參與直觀過程。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在可能的情況下,應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改變“教師演,學生看”的消極被動的直觀方式。

  2.【答案要點】

  (1)美國心理學家維納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nèi)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wěn)定性歸因和非穩(wěn)定性歸因;可控歸因和不可控歸因。

  (2)同時又把成敗原因主要歸為六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等。

  (3)歸因理論是從結(jié)果來闡述行為動機的。其作用表現(xiàn)在:

 ?、儆兄诹私庑睦砘顒影l(fā)生的因果關系;

 ?、谟兄诟鶕?jù)學習行為及其結(jié)果來推斷個體的心理特征;

 ?、塾兄趶奶囟ǖ膶W習行為及其結(jié)果來預測個體在某種情況下可能產(chǎn)生的學習動機。

  (4)在教學中,運用歸因理論了解學習動機,對于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果會產(chǎn)生一定的作用。

友情鏈接

Back to top